“草木植成,國之富也。”良好生态本身蘊含着經濟社會價值。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積極探索推廣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選擇具備條件的地區開展生态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高淳,素有南京後花園之稱,這裡風景優美、底蘊深厚。高淳以獨特生态禀賦,先試先行,為生态産品貼上價格标簽,積極推動建立生态系統生産總值核算體系。而審計以其獨立性、權威性和公正性,成為了推動生态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落地見效的重要方法。
伟德官网手机版“隻此青綠”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前往高淳區官城村含頭自然村、固城湖水慢城、現代農業産業園及東壩街道壟上村進行實地調查,了解考察專項審計的實際成效,積極宣傳審計助力生态産品價值實現的優勢和成果,切身體會審計人員對于國家建設、發展的責任與擔當。
第一站:官城村含頭自然村
“隻此青綠”小分隊首先前往高淳區官城村含頭自然村的宣傳欄進行浏覽、記錄,對于含頭自然村整治前後的變化及近幾年規劃有了初步的認知。
接着隊員們沿着巷道前行,一幅幅構思巧妙、通俗易懂的牆繪作品精彩亮相,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美麗鄉村建設”等内容,用群衆喜聞樂見的形式在牆壁上圖文并茂地呈現,使原本單調的牆面瞬間靈動起來。既給美麗鄉村建設增添了别樣的色彩,也在潛移默化中滋潤了村民的精神土壤。
看!小隊員還激動地和牆繪來了張合影!
美麗鄉村建設,不僅在面子,也在裡子。
圍繞鄉村振興目标,官城村含頭自然村開展了農村污水收集、設施提檔升級等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從發揮數智優勢的污水處理到“高淳農污”APP的使用,管理人員用手機實時監管污水處理站,相關人員對監測流程進行審計工作,實現數智賦能以達到污水實現高效能管理的效果。以前“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廁所髒亂差”,經過整治,如今含頭自然村“華麗變身”:清新的空氣、幹淨的巷道、整潔的農家小院......昔日狹窄的農家土路已修建為壓模水泥混凝土道路,池塘清澈見底,村内的農家院牆粉刷一新,每家每戶還新砌了古色古香的青磚圍牆。
結束了對含頭自然村的參觀,“隻此青綠”小分隊對沿路碰到的村民進行了口頭的問卷填寫并做了簡單的采訪。問卷顯示,大部分居民認為陽江鎮官城村含頭自然村水資源治理情況較好,對“高淳農污”APP的合理運用普遍表示支持,生活滿意度較高。針對如何提高水資源的治理效果,當地的居民們也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如:對廢水處理之後再排放、大力推進節約水資源等措施。
在采訪中,一位老奶奶這樣說道:“水質改善後,村民們也更加愛護環境了。村委會呼籲我們:‘從一處美到一片美!’現在村民們都熱衷打理房前屋後的景觀,村裡更整潔更漂亮了!”老奶奶笑意盈盈的臉上,既有生活的煙火瑣碎,也有閑逸幽情,更多的是她對綠色生活的向往、期待和滿滿的憧憬。
第二站:固城湖水慢城
在高淳區固城湖水慢城,“隻此青綠”小分隊實地探訪了湖濱森林長廊并拍照考察,真實感受到高淳區生态治理的成果。
放眼望去,滿城都是淡雅舒服的綠,平白有許多從容恬然的意趣。荷顔葉麗,荷葉搖曳成舞。到處可見如劍般聳立的柏樹。陽光下,水天一色,純淨安甯。想到民國一位才女廬隐在最後一次故鄉之行時寫道:“微風穿林,澗底流泉,别成音韻,更是使我怔坐神馳。我往往想,這種清幽的絕境,如果我能終老于此,可以算是人間第一幸福人了。”
“隻此青綠”小分隊的成員有感:“作為新時代審計人,我們要積極推動審計助力高淳有序開發’綠色價值’進程,以綠色标尺丈量生态家底。”
第三站:現代農業産業園
第三站,“隻此青綠”小分隊探訪了高淳區現代農業産業園,園區重點推進了中國螃蟹城、苗種基地建設、科創中心等22個項目。此外,作為高淳區區域公共品牌 、全國第一個水産類馳名商标的“固城湖螃蟹”,如今也面臨着風險與挑戰:蟹種退化、優質良種的供應量不足、優良品種的繁育推廣受阻……高淳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高淳區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嚴濤給他們解釋道:“為解決當前面臨的這些瓶頸問題,我們成立了“一中心一院”的模式,“一中心”側重河蟹基礎技術研究,“一院”則以市場主體為導向,解決成果轉化,為螃蟹養殖戶插上科技的翅膀。正所謂一個生命意味着一個世界,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同時又是另一個世界的鏡像,我們新時代的審計人面臨問題,更要去解決問題,在推動生态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第四站:東壩街道壟上村
最後“隻此青綠”小分隊來到了“特色文藝村”———高淳壟上村。通過對經濟區内的工作者、原住民的咨詢訪問,他們了解到壟上目前已是小有名氣的文藝網紅村,茶室、書院、咖啡廳等錯落有緻,節假日大批遊客紛至沓來,體驗“閑居壟上,慢茶時光”的田園生活。并且,在順應當地的地形與環境、立足于青山茶文化的同時,壟上村正打造以賞茶品茗為特色,集炒茶體驗、品茗會友等功能于一體的生态茶鄉。
通過與相關審計人員的交談,隊員們切實體會到在審計部門的經濟監督和生态系統生産總值核算标準下,高淳區差異化培育“生态+旅遊”、“生态+文化”、“生态+康養”等新興業态以及個性化發展精品民宿、休閑度假、農村電商等富民經濟。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隻此青綠”小分隊聚焦生态熱點,通過實地調研高淳區山林湖田,總結高淳區全面綠色轉型的成功經驗。以南京市高淳區生态産品價值實現專項審計為出發點,從審計視角探索高淳區建立健全生态産品價值實現機制感悟和弘揚審計精神,切身體會審計對高淳區生态産品價值實現的重要作用。
文字作者:王梓冰、陳奔、程緣
圖片作者:嶽子傑、朱蜜兒、周欣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