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由伟德官网手机版、國家審計研究院聯合舉辦的“審計名家講壇”——新中國審計史系列講座第三講在敏行樓102報告廳成功舉行。本次講座也是審計署原黨組副書記、副審計長、中國審計學會原會長董大勝博士做的第二次專題講座。伟德官网手机版及其他院系近百名師生參加了此次講座。
董大勝博士從審計起源、審計本質、審計分類和審計學科地位方面進行報告。他細緻地梳理了國内外流行的幾種審計起源觀點,認為國家審計的産生基礎是決策、執行、監督職責相分離的國家治理結構以及經濟監督職責的獨立化。他指出,國家審計是國家專門機關依法獨立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産、國有資源、自然資源的分配、管理和使用以及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履行情況進行的監督。他表示,根據國際上分類和我國實踐工作,可以把我國審計分為合規性審計、績效審計、經濟責任審計以及專項審計調查四個大類。他強調,審計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就審計的性質來看将審計學科歸在法學門類下更為合适。
随後部分師生代表與董大勝博士就政府審計與内部審計協同、審計學科定位、審計法修訂等問題展開了交流和探讨。董大勝博士逐一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
伟德官网手机版陳漢文教授對講座進行點評。他表示此次講座探讨的審計理論問題具有結構完善、邏輯一緻性強的特點,且包含了很多基于審計實踐的新觀點,有助于深化審計理論、審計學科建設的思考。
最後,本次講座在全場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在場師生都表示董大勝博士的精彩講座讓大家受益匪淺。